Google 那些年
Google 谷歌中國 ,生於 2006 年 4 月 卒於 2010 年 3 月 23 日
Google 全球中文名稱爲「谷歌」,於 2006 年 4 月 13 日由 Google 公司 CEO 埃裏克 · 施密特在中國北京發佈,是 Google 唯一的非英文品牌名稱。「谷歌」的意思解作「以穀物爲歌」,是播種與期待之歌,也是收穫與歡愉之歌,象徵着耕耘和收穫的喜悅,也表達了一種勤懇求實的態度。
時任 Google 大中華區總裁李開復曾表示,「G-O-O-G-L-E」並不是標準的中文拼音,因此很多人都無法正確讀出這個詞,有很多中國人把 Google 讀成「go go」。在 Google 公司正式發佈中文名之前,民間尚有一些原文以外的俗稱,例如:「狗狗」(現多指迅雷的「狗狗搜索」)、「酷狗」(現多指「酷狗音樂」)、「古狗」、「勾勾」等。
另一方面,Google 公司於較早前的 2 月 15 日在臺灣登記爲「美商科高國際有限公司」(GOOGLE INTERNATIONAL LLC)。
此外,Google 在北京的分公司曾使用「咕果」作爲合約簽訂以及網絡招聘的中文譯名。
北京時間(UTC+8)4 月 17 日凌晨 1 時左右,Google 簡體中文國際網站 正式出現「谷歌」字樣。
由於「Google」一詞對於中文用戶來說比較難以拼寫,所以谷歌特爲解決此問題斥資千萬美元買下中國域名 g.cn,以便網民記憶。
在谷歌退出中國事件後,2010 年 4 月 3 日,谷歌首頁更名爲「Google 中國」,但在北京時間當天晚上,谷歌中國又在其首頁恢復顯示「谷歌」字樣。
這幾年 Google 在中國就是 來得錯誤,去得瀟灑。
這家公司提供的服務已經改變了大家的生活 比如: Google 搜索:互聯網上最大、影響最廣泛的搜索引擎。Google 每日通過不同的服務,處理來自世界各地超過 2 億次的查詢
Android OS:將智能的移動操作系統廉價帶給每一個人 成爲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機操作系統
Gmail:將頁面內所有的內容都通過 https 加密連接免費帶給每一個使用它的用戶 電子郵箱再也不是用戶印象裏的 MB 級的 而是 GB 級 也不是隻用於接受發送郵件的工具 你甚至可以認爲它是一個聊天工具
Google 地圖:是 Google 公司向全球提供的電子地圖服務,地圖包含地標、線條、形狀等信息,提供矢量地圖、衛星照片、地形圖等三種視圖 新增了 3D 鳥瞰功能
Chrome 瀏覽器:快速、免費的網絡瀏覽器 讓你拋棄古老落後的 xx 瀏覽器
2014 年 12 月 27 日,大陸境內 GMAIL 徹底無法訪問,包括 WEB 和客戶端。在 Google 退出中國之後的 4 年裏,GMAIL 每天都在抽風,過去也曾短暫地因爲 Google 自身故障在幾天之內連續無法訪問。如此大規模地斷線卻是第一次,從 Gmail 中國區的流量統計來看,自 2014 年 12 月 27 日中國用戶的訪問流量幾乎降到了 0。GMAIL 這次是徹底死掉了。
GMAIL 無法訪問教會我們:互聯網服務並不牢靠。Google 系服務一個又一個倒下,誰能保證未來不會輪到別的服務呢? 比如 App Store,比如 Windows,比如 Android……
下一個該輪到誰了?
本文資料來自 Wikipedia